文章专题
在苦海中不知归途

人在出生之前可能是一片混沌,一点灵觉,或者一丝意识也好,这些是无法得知的。但是,人出生之后,就有了性别、样貌、家庭、身份、地位、国籍,就有了对与错、爱与恨、你与我。这个世界赋予你生,但同时赋予你一切条条框框和是非认知。当人们在强调“我”时,却无法意识到,对面的“他”和“我”,又有何区别。为何为了这个世界给与的枷锁和样貌,而争论不休,甚至你死我活。我是男的如何?女的又如何?高的如何?低的又如何?对错差别,真的重要么?这些不过是出生后,人为的认知枷锁。
说不定,人在出生之前都来源于同一个意识,只是出生之后,被赋予了一切差别,而形成了一切不同的人。
可是人,谁又不死呢?《心经》中说:“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。”我们的所有一切都建立在身体的眼耳鼻色身意之上,终生为其忙碌不止。要看精彩的,吃好吃的,听好听的,冷暖适宜的,万事如意的。可人死后,身体化为尘埃,六根一样随着身体的腐败而消失。到这时,性别、样貌、家庭、身份、地位、国籍、对错、爱恨、你我,也都不复存在。这样一个人生,又是为何而有意义呢?
“凡有所相,皆是虚妄。”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”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”这些佛语,都是在告知人们,莫要为了那些颠倒梦想,而在苦海中不知归途。
其实,我是不信佛的。你可能会笑,不信佛,我这是干啥呢?但是我学佛,只是在学的过程中,还有疑惑和不明,所以我不能信。如果不懂而信,那就真的迷信了。而且,我还有一些想法和佛家的理论不尽相同,他没办法说服我,我也没办法装糊涂。我觉得学佛不错,但是也不会去出家当和尚。我明明白白做一世人,换一生体验。爱恨情仇我经历过,但也因为学佛,我也从不挂碍。知道了那种感觉,却也从不留恋或嗔恨。我知道一切起于幻象,归于虚无,但我心中却也因这一切,多了点感觉。
我是不愿涅槃的,也不愿多么伟大。我只想心无挂碍,无所恐惧,晒晒太阳,看看蜜蜂就好。我想要把自己当成一团意识,没有性别,没有年龄,没有对错,没有差别,安安静静地享受阳光和风雨。至于生老病死、喜怒哀乐,随心就好,不刻意,不沉溺,顺其自然。
更多心灵探索:
- 浅谈对“家文化”内涵的理解
- 终点虽远必将抵达
- 坚持是一种生活态度
- 物质贫穷不能阻挡精神富有
- 避免这三个毁掉你自信的思维习惯
- 中国式穷人思维
- 重塑自我
- 惜时惜缘惜福
- 具体化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利器
- 为难自己
-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,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
- 别忘了,你焦虑不代表你努力
- 人与人的差距,藏在每一天的坚持里
-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
- 跳蚤定律
- 说话是门艺术 教你像菩萨一样说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