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专题
今天你和朋友“精神互撸”了吗?

上大学那会儿,我经常在晚上和几个舍友出去撸串喝酒。
但实际上,我们撸的不是串,是人生;喝的不是酒,是寂寞。
咬一口大腰子,痛骂学院教师种种不公,
烤两串羊肉,对各种社会现象大肆批评;
喝一口酒,我教舍友如何为人处世,
再饮一杯,舍友分析马云何以成功;
嘬一口香烟,我夸舍友义薄云天,可成一番大业,
又点上一支,舍友赞我慧眼如炬,日后必是大材;
我们沉浸在一种众人皆醒唯我独醉,遗世而独立的快感之中。
在互相吹嘘的氛围里,营造出一种彼此都很有收获、茅塞顿开,明天就能顿悟搞个大新闻的幻觉。
虽然第二天醒来还是一屋子的人吆五喝六的打LOL,但因为空虚无聊的大学生活,只有在喝酒撸串时才能够获得这种虚假的良好自我感受,所以我们一直乐此不疲。
不仅底层的人喜欢精神互撸,一些有钱的、社会上层的,同样也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也会喜欢精神互撸。
古有魏晋时期的“清谈”,也就是一帮名士大夫,围绕着“天地生于有、还是生于无?”这一类的“傻逼”问题展开讨论,比的就是看谁说的更让人听不懂;
今有打着辩论名义的娱乐节目《奇葩说》,双方辩手使用偷换概念、混淆主题、用情感扰乱事实等手段来“假装双方在辩论同一个问题”;
同样,一些小众电影、小众音乐的爱好者,小说、影视剧、明星的死忠粉等等,也有一部分存在着群体内“精神互撸”的成分。
参加了工作之后,每一年都特别特别的忙。以前固定的朋友聚会,基本也没有时间再去参加。
一方面是没有时间,另一方面也越发觉得,所谓的老朋友、老兄弟聚会,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大型“精神群P”而已。
我为什么不念旧情了呢?
我觉得说得残酷点,是因为我懂得了更积极的生活方式。
如果你沉迷于这种彼此吹捧、营造出来的“我很好”的幻觉,而不是去面对你自己的生活,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,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创造。
那么我记得有个词叫做“Loser”。
更多人际交往:
- 真正的情商在舌尖上
- 除了这9句,还有哪些伤父母心的话?
- 要和说话有趣的人在一起
- 今天你和朋友“精神互撸”了吗?
- 让自己的底线一降再降,相当于没有底线
- 给予信任
- 四种人可交
- 损者三友
- 钱和朋友
- 如何交上好朋友?
- 一定要全神贯注地仔细聆听
- 人和人的关系,能有多脆弱?
- 要想拥有真正高质量的朋友,那就需要明白这些道理
- 铁树友情
- 太爱占便宜的朋友
- 最朴素的美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