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专题
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孩子们努力?

三个已经退休的同事,家里三个完全不同的孩子,他们的现状引发了我们的感慨。
-1-
同事A,孩子是那种最标准的学霸。
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,从来就没有考过第二。
高考时,如愿以偿进入了国内那所最顶尖的名校。
本科毕业,考上了美国某名校的研究生,并取得全额奖学金。
一直到博士毕业,没花父母一分钱,而且还经常往家里寄美元。
毕业后,留在了美国工作,并和另一位留学生组成了家庭。
可以说,孩子就是一个标准的成功青年。
有子如此,A应该心满意足了吧?
不然。
一说起孩子,A却是经常眼圈发红!
现在老两口已经退休,可以说有钱有闲。
但去美国吧,人生地不熟,语言交流有障碍,非常不适应;在国内吧,唯一的孩子却在万里之外,连最基本的亲情都享受不到。
正是他们把孩子培养得太优秀,才使得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。
想想将来老了怎么办,那种纠结和无奈,老两口真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。
-2-
同事B的孩子也很优秀,但没有选择出国。
他最终留在了北京,娶妻生子。
-3-
同事C的孩子则是另一种典型。
上学时就不求上进,成绩不佳,最后随便混了个学历,回到了我们这座小城,托人找了个压力不大挣钱不多的工作。
好在,地方小,什么都便宜。
前不久他结婚了,父母花全款给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,女方家里陪嫁了一辆小轿车,小日子一开始就啥都有了。
尤其是家离两边老人都近,真正只有“一碗汤的距离”,平时抬脚就可以回家看看,周末一家人可以聚聚,小日子过得滋润得很。
可以说,现在最幸福的就是C了。
-4-
不过有意思的是,我们大家发了一通感慨之后,没有一个回家告诉孩子说,今后不要再好好学习。
大家还是该催孩子写作业就催孩子写作业,该送孩子去辅导班就送孩子去辅导班,绷紧的弦一刻也没有松下来。
是大家都口是心非吗?
不是。
孩子越优秀越是在给别人培养,只会让他们离我们越远,这个道理我们都懂。
但我们也知道,我们人生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孩子。
我们当然想和孩子永远在一起,但我们更希望孩子过得更快乐,人生更成功。
当然,不是出国或者留在大城市就代表成功,但至少,我们应该让孩子优秀,使得他们的人生有更广阔的舞台,有更多的选择权。
打个比方说,只要A的孩子愿意,他可以选择回到国内大城市,也可以选择回到我们这座小城,还可以选择把父母接到国外。
但C的孩子的选择,只有一种。
这就是差距。
更多他人故事:
- 三个泥瓦匠的故事
- 爱吐舌头的外婆
- 不努力,岁月什么也不会给你
-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,看他对金钱的态度
- 有一个程序员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?
- 陈叔
- 为什么你总觉得生活很艰难,支撑不下去了?
- 3分钟,50个孩子,42个被拐走
- 将军和蜘蛛的故事
- 满血复活
- 女人的格局远比外貌更重要
- 爸爸已去世,他在苦等爸爸为他买新衣
- 你不努力,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
- 985高校毕业生身陷传销
- 徐沪生辞职写作
- 猎户、狗和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