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专题
化解敌意

在人际交往中,我们建议的基本法则是:
用善作投射,
用恶作防御。
善意投射的时候,容易激发更多的善意。但同时,也要做一些防御,随时有智慧和力量去保护自己,避免自己被恶意和敌意所伤害。
容易产生敌意的人,关系肯定不太好,也会让我们的幸福感大大的降低。
那么,该如何转化敌意呢?我们分类讨论:
(1)外部敌意:远离和捍卫
面对外界的敌意和恶意,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,暂时的隔离,去做自己该做的事——比如说有只狗在吠你,最好的办法,不是跟它对叫,而是离开。
(2)内部敌意:觉知和流动
对于内部的敌意,我们最重要的是增强自我的觉知。
比如说作家毕淑敏曾经非常厌恶东北人,在公交车上一听到东北腔就浑身不舒服,感知到了满满的敌意。
别人只是说话而已,也不是说她,所以很明显这个敌意来自内部。
根源就是她在1969年在西藏当兵的时候,最开始入伍带她的是一个东北老兵,对她非常不好,让她非常痛苦。
所以,这份敌意就跟东北腔挂钩在了一起。哪怕她回北京这么多年,早不记得当兵的事了。可身体还是有这样的记忆。
当她真正的看到和觉知到,原来这份敌意来自于西藏的那个老兵后,她就放下了,不再对东北人产生莫名的敌意了。
另外,有很多来访者,对男性都有着天然的敌意。
但其实,这份敌意,最初来自于自己的父亲。觉知到这一点后,敌意就能大大的化解。
我有一个来访者,她就很醒目,每次看到男性有敌意的时候,她就会默念三句真言:
他不是我父亲,他不是我父亲,他不是我爸。
(3)安全关系转化:澄清和流动
面对敌意,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转化:就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关系中。
比如对方说的某些话,让你产生了敌意,你能够直接表达出来,对方又能接得住,那就很好地去毒化了。
这有点像是一些美国影片中常见的感觉 ——犀利地向彼此表达愤怒,但又都很结实能承受、沟通和化解。
而江湖中的俗语:“不打不相识”,也正是愤怒在关系中流动后的自然结果。
打完之后,相视一笑铭恩仇,随机完成了最好的转化。
以上,就是我们面对敌意时候的转化方法,愿大家可以好好觉知一下周围的敌意,学会流动和转化,让我们活在更滋养的关系中。
如果真的是有敌意,那要考虑以下几层:第一层,对方对你重要吗?简单的话说就是狗咬你,你会咬回去吗?第二层,对方很重要,他是你需要维护的关系。那么,第一步,以他为中心,抚慰他的情绪。第二步,研究他,弄明白他的思维逻辑。第三步,他的认知层级比你高,你没办法降维打击,那就求同存异,寻找利益共同点。最后,交给时间,时间是抚平一切的良药。或许最后你会发现,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“敌意”,都是内心的假象而已。
更多心灵探索:
- 浅谈对“家文化”内涵的理解
- 终点虽远必将抵达
- 坚持是一种生活态度
- 物质贫穷不能阻挡精神富有
- 避免这三个毁掉你自信的思维习惯
- 中国式穷人思维
- 重塑自我
- 惜时惜缘惜福
- 具体化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利器
- 为难自己
-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,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
- 别忘了,你焦虑不代表你努力
- 人与人的差距,藏在每一天的坚持里
-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
- 跳蚤定律
- 说话是门艺术 教你像菩萨一样说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