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关于独立出版的简易指南

申佩玉 69 人浏览 收藏 0
一篇关于独立出版的简易指南

编者按:

每次 申佩玉 来北京找我玩,她的行李箱都沉得像大石头一样 —— 除了各种奇古怪的独立出版刊物,就只剩下几件黑色轮流替换的衣服。这些刊物随着她从日本到柏林、从柏林到巴黎、从巴黎到伦敦,从伦敦带回台湾,现在又带来了北京。

在伦敦的时候,她穷到只剩下2万台币(相当于差不多4000人民币),如此颓废地度过了四个月,伦敦所有好吃好玩的都没钱体验;但每当碰到喜欢的书刊时,作为摄影师/独立出版人的她却会二话不说地买回。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她,介绍起独立出版刊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。由此,我才得以见识到独立出版物有这么多好玩的形式。

现在,申佩玉将她之前的 “脑神经衰弱” 的独立出版品牌改名为 “申氏书局”∴ SHEN SHEN BOOKs ∴(需翻墙),在台湾两次举办 Arttree Book Fair 都得到了热烈反响。我们将邀请她在 VICE 上固定介绍一些她精挑细选的独立刊物,说说她是如何开始做独立出版的,以及独立出版物有哪些你根本想不到的可能性。

-黄莉莉



作为一个独立出版人,我总是要同时兼好几份工,然后把赚来的钱投到深渊里;做得要死要活,可最后用钱烧出来的东西,却可能是个只有自己能懂的怪玩意儿。那为什么我要做?是喜欢被虐吗?还是太叛逆想反主流?为什么这邪恶的事情要存在于世界上荼毒我?

其实这些问题很好回答:因为出版品是有灵魂的!当出版品被制作出来后,作品透过纸张呈现在眼前的美感,拿在手上的触感,还有油墨散发出来的味道,都是透过电脑萤幕不能给人的满足,这样的丰富感受不是灵魂那是什么?


苦逼之余,独立出版也并非没有出路。如今出版业式微,很少人会再愿意花钱去买书;即使是有资金的出版社,也都面临收支只能勉强打平或要倒闭的命运 ......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;传统出版社在出书时一本本精减预算,用低成本、低售价来换市场人气;但在另一个角落,许多独立出版人却把书做得越来越精致有趣 —— 完全一个逆向操作的概念,却因此让独立出版品渐渐受到重视。

因此,各个国家也应运而生出了各种不同的 Art Book Fair,给创作者们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。也因为这样,现在的我才幸运地得以乘坐这班 “独立出版列车”,到处参加展览。


我一开始做出版时,台湾独立出版业的风气并不盛行,自费的出版品就更不用说,一切都相当的困难。出第一本摄影集《日本 Japan Osaka》时,我老爸开心地以为自己的女儿要出头了,居然被出版社看中;后来知道我是自己花钱印的之后,就非常不看好,叫我不要花太多钱去做这件事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书终于印出来了,我每天都在焦虑,害怕会不卖。


最后,似乎是奇迹一般,我的摄影书销路很不错,甚至赚了一笔小财,让我去欧洲玩了一圈。


在去欧洲之前,我先到北京参加 假杂志创办人言由 在草场地办的 “假杂志与中国自制摄影书展”,那场展览至今对我有很深的影响。展览里,我看到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青年艺术家的自费出版品和品牌出版品,这让我很吃惊 —— 我以为台湾信息相对自由,却都不曾举办过这样大型的自制出版品活动,也不容易看到自制书籍。也许因为独立出版的市场环境较小 , 能拿到的只有每周免费的《破周报》和不定期出刊的 《Waterfall 》杂志,以及专门介绍东洋出版物的 下北泽世代 和独立出版社 nos : books)。

当下我开了眼界,觉得言由(来读读言由在 VICE 的专栏“纪实中国”)办得这个活动真有意义。免费的活动不只有书看,还有讲座和食物。如果有发行,就能买回家!看着热爱独立出版的人齐聚一堂,彼此分享创作品和出版心得,让我心中莫名充满了热血的干劲。

后来在欧洲,看到许多创作者都会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手工 zine,内容包罗万象,从社会议题到涂鸦创作。他们把这些手做 zine 拿到艺术市集贩售或在各大小书店寄卖,甚至有些还是免费的。无论是出版自己的作品还是手做 zine,对他们来说就跟生活一样,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。这样的做法,跟当时台湾对于出版的严肃看法完全相反,也让我顿时觉得很新鲜有趣。


在受到北京自制书展和欧洲独立出版文化的冲击后,我开始搜集许多不同国家的出版品,并在网路上介绍分享这些书给大家,后来办了书展,反响也很不错。


当我累积了一些印刷和出版的经验之后,就开始帮别的创作者作出版,把 脳神経衰弱 のうしんけいすいじゃく 变成一个独立出版的品牌 “申氏书局”(∴ SHEN SHEN BOOKs ∴) 来经营。

但由个人出版转变成品牌后,我的热血度直线下降 —— 经营一个品牌不只是关乎于我个人喜好,也牵连到与我合作的创作者。让创作者能因这个出版品而得到更多的曝光和发展,是出版人的目标;每个出版品从设计到印刷、后制工艺与包装设计,都为了配合创作者的作品概念。我绞尽脑汁地去做,却也常因此入不敷出,身心灵都陷入了窘境。身兼创作者、经营者、业务与经纪人,这四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在我脑中打起了分裂战,让我常常累的想要放弃。当时觉得,做出版已经变成了一种压力。


虽然如此,我却还是抱持着想把台湾创作者作品带出海外的必死决心,前往欧洲继续我的出版事业。前往德国进修时,我在柏林、伦敦和欧洲各地结识了各式各样不同的创作者、出版人、独立书店经营者,他们都曾遇到或正在经历与我相似的问题。有些人从年轻就开始做,到现在中年了还是继续在坚持,他们靠其他工作赚来的钱养出版社,经营品牌。每个人都很辛苦,但每个人也始终认为:独立出版品的存在是必要的。


许多独立出版品跳脱了传统书籍出版的框架和概念,离开了书的形式,也有别于主流市场上新奇的昙花一现,进化成别具独特性且能延续发展的可能产物。从设计、印刷到装帧等工艺,独立出版不断挑战着大众对出版品的认知;其使用的媒材,也可能是任何你从没觉得能被印制的材料和油墨,或是一些稀奇古怪到会被工厂老板骂的特殊印刷、装帧等繁复的制作工艺 ...... 这些不是为了搞怪,也不是为了显得自己牛逼,而是为了呼应创作者作品的设计呈现,是作品与出版设计创意结合的艺术品。


每当想起言由当年带给我的影响,欧洲之旅所见的独立出版文化冲击,和与大家分享拥有灵魂的独立出版品时,我的倦怠感就会一扫而空,重新振奋起来。世间没有容易的事,但绝对有不去做就一定会后悔的事。

以后我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各种手工制作 zine、各类报章杂志、新奇古怪的有趣书籍、精心设计的出版品。敬请期待 ~   


Written by: 申佩玉


注:本文转载自申佩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上一篇:记忆留痕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

返回顶部